全职美工 比安全、竞质量、优布局!新版锂电池行业规范划重点

发布日期:2024-07-17 02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全职美工 比安全、竞质量、优布局!新版锂电池行业规范划重点

近日,韩国京畿道华城市的一家知名电池制造厂——ARICELL电池厂突发大火,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震惊了韩国社会全职美工,也引发了全球对电池产业安全生产的深刻反思。

7月5日,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华南片区宣贯会在广州举行,会上介绍了修订版的《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(2024年本)》(下称《规范条件》)和《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(2024年本)》。

比安全、竞质量、优布局……新版《规范条件》如何强化产品质量管控,如何推动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发展?本文给你一一划重点。

比安全

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技术标准

在锂电这个与高能量化学品打交道的行业,安全是一家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。

面对锂电池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、行业秩序有待规范的情况,自2015年首次发布《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》以来,我国工信部已多次修订完善相关规定,限制过剩产能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。

本次修订的《规范条件》中还增加了关于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、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规定,比如,鼓励企业制定和执行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技术标准或规范。

《规范条件》中,除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外,还提出了功率密度、循环寿命、安全性等更为全面和细化的技术要求。这意味着锂电池及其上游材料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,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市场需求。

作为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主要集中地之一,广东正大力加强锂电行业安全生产和管理。

根据此前出台的《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指导意见》),广东正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。

比如,突破电池本征安全与控制技术,攻关电池智能传感、热失控阻隔技术;建立储能系统安全分级评估技术体系全职美工,提升电芯、电池包、电池簇以及系统级分级安全管理优化技术;研究多元新型储能接入电网系统控制保护与安全防御技术……

在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方面,广东一方面加强全过程安全管控,完善储能设备制造、建设、回收利用等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。

另一方面,则制定安全技术标准。比如,研究制定全过程安全标准;围绕设备制造、安装、运营等重点领域,建立完善产业安全技术标准;完善储能产品质量监督体系,对储能设备的核心部件实行严格管理。

竞质量

提升多项锂电池指标要求

在日前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,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,行业如果要比,就比技术,比技术带来的长期价值、可持续的价值,以及安全可靠性的性能,这才是要比赛的地方。“不是购买时候的价格,是‘卷’整个生命周期,是‘卷’质量,‘卷’安全。”曾毓群强调,在新能源“卷”价格的环境下,价值最重要。

如何让“比安全”“竞质量”成为行业共识?相较于此前版本的文件,本次修订的《规范条件》,对锂电池产品的性能有了更详细的指标要求,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次数容量要求明显提升。

例如,在动力电池领域,《规范条件》区分了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,而在2021年版规范条件中则并未区分。

其中,使用三元材料的能量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≥230Wh/kg,电池组能量密度≥165Wh/kg;使用磷酸铁锂等其他材料的能量型单体电池能量密度≥165Wh/kg。

此外,《规范条件》还对锂电池上游的正负极材料、隔膜等产品做出了要求,且均较修订前的版本中对产品性能的要求有所提升。

画册设计

比如,负极材料领域,要求碳(石墨)比容量≥340mAh/g,无定形碳比容量≥280mAh/g,硅碳比容量≥480mAh/g。

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,从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趋势来看,美工兼职未来尾部企业淘汰加速和中游企业前向一体化是主要趋势。技术研发方面,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是企业未来的研发热点。

“《规范条件》将会促进锂电池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。长期来看,头部企业有望迎来效益,而技术储备较浅的企业则有可能面临淘汰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姜涛表示。

优布局

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

近年来,我国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,初步取得了全球领先的优势。2023年底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(吉瓦时),同比增长25%,其中消费型80GWh,动力型675GWh,储能型185GWh,锂电池装机量超过435GWh,行业总产值超过1.4万亿元。

然而,随着国内锂电行业的高速扩张,产能规模不断增长,也面临着利用率逐年下滑等问题。参加本次宣贯会的企业普遍认为,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隐患,一定程度是高端、优质产能不够,低端产能过剩。

在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方面,《规范条件》提出,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,加强技术创新、提高产品质量、降低生产成本。在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、生态保护红线,以及国家法律法规、规章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锂离子电池及配套项目。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关闭拆除,或严格控制规模、逐步迁出。

为推动锂电池行业产能向高端、优质转变,《规范条件》提出,企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%,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、工程实验室、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;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;申报时上一年度实际产量不低于同年实际产能的50%。

从全国来看,广东新型储能产业链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,2023年广东锂电池出口超千亿元,增长15.9%。赛迪顾问发布的《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(遂宁指数)》显示,从锂电上市企业省份分布来看,广东上市企业数量遥遥领先,广东、江苏、浙江三省锂电上市企业数量占比合计将近50%。

为优化锂电池产业区域布局,《指导意见》便系统地规划了锂电池、正极材料、负极材料、隔膜、电解液、辅料、系统集成、回收等领域的布局,贯穿了储能生产的全产业链。

比如,以广州、深圳、惠州、东莞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,以肇庆、江门、珠海、中山为重点建设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;以佛山、韶关、江门、清远为重点建设正极材料集聚区;以深圳、惠州、东莞、湛江为重点建设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等。

与此同时,广州、深圳等12个地级以上市也出台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配套文件,全省形成“1+N+N”政策体系。

近年来,广东还引进建设了一批新型储能重大项目,组建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,培育建设一批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,深挖用户侧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,不断丰富和拓展应用示范场景。

“总体来看,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修订更新,传递出鼓励创新、淘汰落后、引导行业高端化发展的政策导向,有助于优化产业生态,推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。”姜涛认为,伴随着技术进步、市场细分日益明晰,行业规范也还将与时俱进,更好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、做大总量和做优存量的关系,推动锂电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。

南方+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实习生 陈乐童全职美工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。联系方式:451255985@qq.com,进行删除。